白色巨塔
山崎豐子著/婁美蓮、王華懋、王蘊潔、黃心寧譯
麥田出版

以前曾看過白色巨塔的日劇版,跟小說版有些差異,像是刪改了配角的演出內容,但主軸是一樣的。
可能是受日劇版的影響太深,在看小說時常不自覺的套入日劇版演員的臉跟神情。
小說分上中下三本書,實在很難相信我居然在3個星期內看完了!!(但讀後感倒是很慢生出來...)
看完的那幾天一直很驕傲的跟老公說"我很愛讀書",
哈~但不得不承認下集看得有點2266,上集還細嚼慢嚥的感嘆怎麼小說可以把人物表情、心理及場景寫得這麼生動,
讓我好像站在他們旁邊看戲,結果中下集就慢慢開始囫圇吞棗,掃過就等於看過XD。

實在很難把三本厚重的小說內容講個大概,
反正就是剛開始在講權力與地位的鬥爭,接著是小平民對抗國立醫學大學的官司糾紛。乀....結束了?!

就是啊~

大阪國立浪速醫學大學的第一外科教授東貞藏要退休了,接班人呼聲最高的是副教授財前五郎,
財前五郎滿心認為東教授會升他當教授,因為他除了要負責自己的門診及手術,還要兼任教授的小弟打理整個科的大小事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。
但東教授一方面認為財前五郎雖然手術功力精湛,但狂妄自大的態度不適任教授職務,另一方面是自己想保有在浪速大學的影響力,於是默默找了外校的人參與教授選拔。

財前知道後聯合了內科教授兼醫學部長鵜飼、醫師公會的岩田、市議員鍋島用金錢人脈輸通有參與投票的教授們,
金錢部份由財前又一負責,財前又一是財前婦產科的院長,也是財前五郎的岳父,因無法成為教授,所以處心積慮培養被招贅的黑川五郎(入贅後就變財前五郎)坐上教授寶座,一心想得到名聲。
當然,認為財前五郎當上教授對自己的名利有益的人才會被買通,也是有正義凜然的教授,像是病理科的大河內教授-->書裡把他寫得像隻鶴,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的XD
經過了險惡的教授選拔後,財前五郎如願當上教授,而東教授退休後則到近磯大學當校長。-->想知道多險惡,請自行翻書....

里見侑二原是一個專心於病理學的內科副教授,就是做分析、研究小白鼠之類的,後來看到醫院看病的人很多,決定走到幕前看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-->書裡常寫他散出一股清澈的眼神,我很好奇是有多清澈XD
他看診時總是相當細心,不會因為時間壓力而馬虎結束,常常都是診間最後一個收攤的人。某天,布商佐佐木因為長期胃不舒服到醫院檢查,里見做遍了各種檢查還是覺得事情不單純(李組長梗?),
於是請求財前幫忙做胃部攝影,就是一種喝下顯影劑後,觀察顯影劑的流動並拍攝下來,最後發現是罕見的早期賁門癌,必須開刀切除。
里見發現佐佐木的肺部有一小塊陰影,二次要求財前做斷層掃描,財前都沒做,仍在預定日期開刀。
開刀後,佐佐木的後續照護就交給主治醫師柳原,柳原曾在開刀前自發性的建議財前做斷層掃描,但被罵了一頓後就有點畏縮。佐佐木開完刀的情況很不穩定,柳原不敢擅作決定,仍去詢問財前如何處置,但因為財前忙著到德國參加國際外科研討會以及選舉前的交際應酬,只憑他自己的經驗判斷是術後肺炎,最後佐佐木的病情變嚴重就過世了。
佐佐木的家屬決定聽里見的建議讓大河內教授進行病理解剖,發現致死原因是癌性肋膜炎,同時也知道胸下陰影跟賁門的癌細胞是同一種,最後決定聘請關口律師來打官司討回公道。

後來就開始兩派人馬各說各話的辯論官司,這好像寫了1本多,反正就是兩邊吵來吵去,各自邀請了對自己有利的證人、專科醫生出來對質,就這樣僵持了好幾年.....
關鍵的柳原剛開始因為自己的畢業論文掌握在財前手上就配合說謊,後來驚覺財前想把過失推到自己身上就在法庭旁聽時喊出實情,最後當然是佐佐木方勝訴。
而財前就當場昏倒,因為他忙碌誤以為身體不適是交際應酬勞累的疲倦,沒發覺肺癌甚至病入膏肓。
最後東教授幫財前開刀,但才剖開肚子就發現有浸潤現象沒救了,於是又縫合,然後騙財前手術成功,但財前也不是笨蛋,
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,臨終前寫了自己的病況並請大河內教授解剖,造福(?)醫者。

我省略了很多人,其實是不知道要怎麼把他們安插進去XD
像杏子、慶子、佐枝子、三知代,
杏子是財前的正房,生了2個小孩,以當上教授夫人為傲、以丈夫被告上法院感到丟臉而從沒去旁聽過;
慶子從女子醫大輟學,在阿拉丁酒吧當公關,同時也是財前的情婦。集智彗與美貌於一身的她,是財前唯一能放鬆&表露真實自己的人,沒能見到財前最後一面;
佐枝子是東教授的女兒,愛上不貪權位財富只求有研究室做研究的里見;
里見的妻子三知代以期望里見當上教授的想法默默在背後支持里見&打理好家裡讓里見無後顧之憂,反對里見當佐佐木家屬的證人;

覺得啊,平常人跟醫生的距離好遠,自己是生是死是好是壞全在醫生的判斷下決定,
如果遇到里見這種醫生真是萬幸、如果遇到財前這種也還能接受,畢竟人家手術技術好、但如果遇到只會拍財前馬屁的小跟班,真的是衰到一個不行。
但一般人哪會知道醫生的評價,只能從親友推薦、醫師經歷去判斷,可名醫又難掛的要命,掛到可能椅子沒坐熱就換下一位、太年輕的又會怕經驗不足....
不生病最好啊!!
不然也只能A看完再找B看,口徑一致就差不多了,頂多再找個C來看,多看幾個總會有合自己胃口(?)的醫生吧.....
哈~怎麼這麼消極X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nd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